【梨山記遊】
記憶裡梨山是在遙遠的山頂,那裏聽說已被開發得寸草不生。我雖去過好
多次,每次來都從谷關,沿著青山徳基水庫一路攀爬的來,想也是被秀麗的
風景所吸引。時間大概也有十幾二十年了,模糊的印象總是縈迴腦際。以前
對他沒有太多注意,一般都是匆匆地走馬看花的擦身經過,沒有給他留下更
深刻的青睞。
這些年雖有再重遊的慾望,卻遲遲耽誤了行程,總算移出一點時間來。為
了一覽梨山俊美雄偉的山川景色,我走台七線梨山支線宜蘭到梨山段。道路
雖不甚難行, 爬行在窮山惡嶺中,百折彎曲的山路,東顛西倒,可也讓你暈
頭轉向。還好沿路風光明媚,視野開闊,你可以借助群山的美景拋卻暈眩的
煩惱。
幾經翻山過嶺,爬上了山頭,復又往山谷而下。這樣上上下下,也不知翻
過多少山嶺 。山頭與山谷間的景色千變萬化,或有枯林羅列,或有蔥鬱蒼翠
林木,或有彎曲的奇景怪石,或有峭巖雄峰。連綿的山光水色,依著山勢垂
懸山谷,谷地深邃,澄澈的水流繞山谷而忽隱忽現,別有一番風味氣勢。
經過了崇山,歷盡了山谷,遠近不同的景致,倏忽地,在層巒疊嶂間又起
了變化,看樣子已經離梨山不遠了。眼前寬闊的視野,谷地裡、山坡上、你
將被融入這優美的田園風色;由近而遠、由遠而近、看不出有甚麼不同。山
景隨著車子的顛仆前進,卻有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感覺,忽又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環山部落已踩在腳下,依山傍水 ;一彎水流環繞其間,屋宇錯落有致;紅
瓦綠牆、 層層相間;白色的建築更顯醒目,是原住民的信仰中心。聚居的人
口有兩三百戶人家 居民以耕農雜種為主,主要經濟作物以水果蔬菜為大宗。
看樣子生活倒也清閒,他們為寧靜的山丘增幾分的秀氣。
梨山近在眼前,懸在遠山綠水間,吞噬了大甲溪;河流清晰可見,水量也
充沛。梨山位在中橫公路交通樞紐,宜蘭支線交會在此。這樣一個重要據
點,是往來商旅的休憩終點站。難怪乎這裡建蓋一座宮廷式的休旅店,名
為梨山賓館。依山建築,全身披上一層紅色彩妝;琉璃黛瓦,與綠得翠的山
景,相輔相成 ,襯托出她獨特的風格。來此一遊,非要住它一個夜晚,才
不失此行的目的。
梨山海拔差一點兩千公尺,北望大雪山,東連大瘐嶺,南側面合歡山,四
周高山拱繞,南湖大山也在雲霧飄緲間;佇立欄杆,遠眺壯麗山河,近窺大
甲溪上游,遠山與天際接壤,峰巒更在有無間。
梨山屬於溫帶氣候,春夏秋冬四季分明。春華景明賞百花;夏季綠蔭罩天
頂;秋天楓紅鋪漫天;冬雪皚皚從天降。不同的季節有不一樣的氣味。想看春
花得春天到;想享受自然避暑就要夏季來;想見識楓葉萬朵紅上天,一定要在
秋天來報到;想領會白雪遍山鋪翠地,不能錯過冬天。梨山是出了名的水果
產地,總之,你是不會忘記蘋果的;還有高山水梨、水蜜桃、晚近更馳名的甜
柿;顆顆碩大的紅的、綠的、黃的、橘色的。只要你點得出它的名稱,應有
盡有。
我喜歡梨山的寧靜,更喜愛梨山多樣化的自然景色。來一趟梨山雖要翻
山爬嶺,可給你帶來滿滿的自然收穫,卻足於讓精神滿載而歸了。
感謝松竹軒詩文唱和
重巖峻嶺復層巒 雲煙籠翠路蜿蜒
柳暗花明見梨山 憑欄遠眺話從前
感謝南方詩文唱和
有時同一處風景..
不同的背景心情
不同的人生歲月
不同的當下心境 到訪
是全然不同的感受
我常站在美景前感動的哽咽
眼淚不斷模糊我拍照的視線
不是緣自悲傷
而是 另一種快樂享受
感謝PIG HOME詩文唱和
梨山景色如詩如畫,山景青翠風光秀麗。
層層相間高山露艷,風光明媚人間仙境。
感謝楓の谷詩文唱和
勝景有梨山 楓林綠野孱
橫峰巒翠顯 壯闊宇眉間